画家动态

北京皇城艺术馆成功举办“皇城古韵——郑建中

2016-09-09

4月18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唐山市文联、北京皇城艺术馆主办。唐山广播电视报社、唐山美术家协会、唐山美术馆、唐山画院、唐山红森林展览设计有限公司、唐山图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唐山惠普华晨广告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皇城古韵——郑建中北京古建筑写生展”在美丽的菖蒲河畔、北京皇城艺术馆成功举办。
中国动漫集团副总经理李春阳;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邹佩珠、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赵榆、荣宝斋原副总经理米景扬、故宫博物院研究院金运昌等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代表;人民美术出版总社期刊社总编石建国;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农大艺术学院院长王继平;唐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山;唐山市人大副主任侯志宇;唐山市政协副主席秦少卿;唐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孟宪民及北京、河北、唐山市收藏界、美术届、文化届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共计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同时还举行了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皇城古韵》新书发布仪式。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著名文化学者,央视百家讲坛“水墨齐白石”、“写实徐悲鸿”主讲人吕立新主持了开幕式。
开幕式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举行,领导和专家的发言对郑建中先生的艺术成就都给与了充分肯定和赞扬。李可染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李可染大师的夫人、93岁高龄的邹佩珠女士更是对郑建中先生的创作精神给与了高度评价,她说:艺术创作就要像郑建中这样,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不要总想着出花样、找捷径。
郑建中的绘画题材广泛,山水、花鸟、人物等都有涉猎,但他一直钟情于速写,他认为速写是艺术表现形式中最朴素,最平易近人的。一年前,郑建中萌发了速写百幅京城古建筑的想法,郑建中不是建筑学家,但他认识到,皇城古代建筑中包含着许多历史和文化信息,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正像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说过的:“建筑遗存不仅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且曾经以其无与伦比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构成了一个全世界保存的最完好,而且继续有传统和活力的、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
郑建中先生历时一年多时间,不分严寒酷暑,走遍京城的东西南北,寻访帝都遗韵、感受建筑艺术的魅力、体味历史变迁的沧桑,完成了几百幅古建筑速写。他从其中遴选了100幅作品结集出版并在皇城艺术馆展出。
郑建中的皇城古建筑写生共分四个部分,一是楼阁、宫殿;二是亭台、桥塔;三是关城、门坊;四是园林、庭院。他从北京皇城中轴线开始,从永定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到鼓楼、钟楼。又从紫禁城、太庙,到德胜门、雍和宫,他以保存完好、价值较高的京城建筑为主,但也记录了正拆除或重建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历史建筑。
对于速写,郑建中有着从容的坚持,几十年来从未改变,正是这种“拳不离手”的坚持,为他的北京古建筑写生提供了铺垫。 
在造型中追求建筑物的神韵是郑建中速写的一大特点。
我们知道,建筑速写很难表现,太写实了,容易呆板,会失去笔墨韵味,变成建筑制图;如果过于表现,又容易失去建筑的形貌和质感。如何把握住建筑速写的“形神兼备”,需要画家不仅要有严谨的造型基础更要有对艺术语言的掌控能力。这也是郑建中先生最难能可贵的。他把对历史的执着以及对皇城古建筑的总结理解通过丰富的点、线表现在其作品中。因此,他作品里的宫殿、园林,亭台、庭院,一桥一塔都刻画得真实生动。
简练概括是郑建中古建筑写生的又一大特点。
艺术家应该具有一对敏锐的目光和一种擅长取舍的高度概括力。不论是他描绘的《故宫(微博)》、《天坛》、《颐和园》等肃穆威仪的皇家建筑,还是《雨儿胡同》、《护国寺街》等名人故居、民居,郑建中的作品中都充满了“超越自然”的情怀。他把客观对象进行分析和理解,通过前后衔接的笔痕、准确而轻松的造型、斑驳而起伏的明暗,变成一种极具概括力和韵味的速写语言。
郑建中皇城古建筑写生的第三大特点是,画中的线条、明暗、符号、结体等在追溯历史,追求严谨的同时又给人一种轻松畅游的感觉。
郑建中用看似简单的线描绘着古韵京城的楼阁、宫殿,在越来越多的画家用技巧在作品上故作豪放的同时,他笔下的皇城古建筑却总能在大气中看到温柔的细节。例如他画的《潭柘寺》,潭柘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比北京城建城还早800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故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之说。他怀着尊崇的心情细致刻画了《潭柘寺大雄宝殿》、《潭柘寺毗卢阁》等建筑物,而在背景处则使用了杂茂的细线碎点,强调勾皴点画的随机性和灵动性,使造型从属于点画组合的抽象趣味而“草草不假形似”,与精致描绘的建筑物形成鲜明对比。
郑建中把红墙碧瓦、一砖一木用平实、朴素的点、线集中呈现在一起,并赋予这些古建筑以生命,书写出百年传承的皇家古韵,让他的写生展带给观众的除了线条本身的魅力,还有皇城古建筑的韵味悠长。(李延)